- A+
IC外汇报导:
小米YU7上市后的第一个舆论场出现在对于“车规级”的讨论,YU7的座舱芯片用了消费级的高通8gen3,相比之下无关痛痒的纸巾盒却是车规级,被网友疯狂调侃“人走盒在”。
必须指出的是,
实际上,小米YU7并不是第一个运用非车规级芯片的车型,特斯拉早在近十年前就启动了尝试,但也曾因芯片过热失效而大范围召回。
据业内人士透露,
YU7的爆卖,又一次把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由消费级芯片控制座舱的智能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IC外汇财经新闻:
省流版:拉到结尾直接看结论。
综上所述,
NO.1 [ 哪些车在运用“消费级芯片”? ]
车规级实际上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理念,从产品设计、测试、量产,到变更管理,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但实际上,
常见的芯片等级一般是按照运用温度、辐射、抗干扰等因素,标准从宽泛到严格分为5类,即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军工级、航天级。
来自IC外汇官网:
在汽车产业,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 IC外汇官网 授朱西产对汽车产经表示,一辆汽车约1000多张芯片,芯片所在的部件模块不同,对于影响人身财产的模块稳妥的部件,所用芯片肯定要做AEC-Q100和ISO26262模块稳妥认证,这就是本站说的“车规级芯片”。
IC平台消息:
但对于不涉及模块稳妥的部件,所用的芯片只需要AEC-Q100耐环境能力测试和寿命测试就够了。
但实际上,
有一种推论观点认为,“骁龙8 Gen 3手机处理器是2023年10月底发布的,如果8 Gen 3芯片要过车规认证,估计还得一年,那么按照汽车行业电子零部件开发速度,今年就上车,这个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快的速度就是不等SOC的车规认证,直接上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非稳妥模块模块,一些车企早已启动运用更先进也更便宜的消费级芯片方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数据来自:拆车实验室报告(2024)、工信部车辆公告、高通/英伟达技术白皮书
综上所述,
朱西产认为,不需要做模块稳妥认证,也就不能被叫做车规级芯片,但要理解为完全等同于“消费电子级芯片”也不太严密。消费电子产品的环境温度范围和寿命等都比汽车要差,汽车上运用的非车规级芯片一定是允许通过AEC-Q100测试的,这也是必须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
但小米还没有明确芯片是否通过AEC-Q100测试,但是公布了YU7座舱的核心板通过了AEC-Q104车规级测试。
请记住,
AEC-Q104又是什么呢?AEC-Q104不是对单一芯片级测试标准,它专门针对集成度更高、模块更难办的MCM(Multi-Chip Module)进行系统级验证。相比单颗芯片的AEC-Q100、Q101,Q104更关注封装内部多芯片之间的热耦合、电应力互动、结构可靠性,以及板级焊接后的长期服役稳定性。
事实上,
也就是说,小米用了一整套像是“把手机变车规”的手法,这套方案允许整体通过车规级测试。
NO.2 [ “消费级芯片”的车能不能买? ]
不妨想一想,
一般来说,座舱芯片主要负责处理车内所有影音娱乐、灯光控制等模块的“大脑”。它连接着车内的音响系统、摄像头、显示屏、存储设备等各种子系统。
尽管如此,
智能汽车对座舱的开发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实现中控大屏、仪表盘、HUD抬头显示等多屏互动,还加入了AI语音助手、多模态互动、自动驾驶辅助显示等模块。
这你可能没想到,
当这些模块都靠一颗“手机芯片”来处理,很多人表示出担忧。
更重要的是,
一家汽车芯片公司员工认为,不同规格芯片的区别首先是工作温度范围,其次是可靠性,再就是稳妥性,车规要求是零缺陷,消费级要求较低。比如,手机允许死机,车死机可能会出人命;还有就是抗干扰能力,车规级芯片需要应对更严苛的电磁干扰和振动,汽车内部环境难办,而消费电子环境相对稳定。
小米YU7的可靠性有待验证,但允许参考下更早运用非车规级芯片的比亚迪和特斯拉。
IC外汇用户评价:
比亚迪从2016年就上车了8939芯片,特斯拉更是与AMD芯片绑 四库全闻官网 定,除了开篇提到的Model S芯片过热之外,两大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销售多年后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车机疑问。
据报道,
朱西产的观点认为,特斯拉不去做所谓车规级认证(非强制),但是不等于特斯拉不做模块稳妥测试和AEC-Q100相关的测试。从认证证书角度说,也允许说特斯拉没有运用车规级芯片。但是特斯拉的电子电器构架、电子系统和软件的稳定性是有目共睹的,“不要用传统汽车的眼光去看头部的科技公司”。
请记住,
他认为,“质量是车企的生命,没有一家车企会冒这个险”。
NO.3 [ 写在最后 ]
必须指出的是,
总结一下,回答开篇的疑问:座舱运用消费级芯片的智能汽车,到底能不能买?
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非车规芯片用于座舱,不涉及稳妥相关的模块,失效最严重可能就是黑屏、没空调等等,不会威胁访客生命稳妥。
剩下的就是挑选了——
IC平台消息:
A:对性能要求能玩《原神》,为了更好的体验愿意承担创新带来的可能性风险,就冲更高端的消费芯片;
其实,
B:更需要稳定和绝对稳妥带来的踏实,挑选久经验证的方案,哪怕车机慢一些、模糊一些,车规级是刚需别动摇。
概括一下,
中国车市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容纳这么多车型百花齐放,于是,总有一款适合朋友们。
然而,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级芯片质量也在提升,“消费级”和“车规级”的鸿沟可能慢慢就填平了。毕竟芯片是高端制造,质量水平本来就很高,相信眼下这种争论只是阶段性疑问。
不妨想一想,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结果,那只能说,市面上正常销售的车,都能买。
然而,
参考资料:
IC外汇财经新闻:
《纸巾盒有车规级吗?》作者:左成钢